交換語言之我是老師還是學生?
在韓國上了兩個星期的韓語課程之後,我開始跟外大中文系的學生做語言交換,他是外大中文系三年級的學生,他目前休學,以下的文章中就以「洙洙」來稱呼他,剛認識他的時候,他聽不太懂中文,也不會說完整的句子,每次跟他說話時,他都不太了解我說了什麼,他需要他的朋友幫他解釋,但他的讀和寫沒有大問題,所以在我們2月去該大學辦活動時,幾乎很少有臺灣朋友跟他說話、聊天,他都孤單一個人走在我們之中,那時我也看她們都有韓國朋友一起談天,所以我開始主動跟他說話、談天。
當時,我主要用中文跟他說話,用英文輔助,後來台灣朋友都回台灣時,他和另外一位中文系同學一起幫助我學習韓文,但他特別用心,每個星期有兩、三天,每天兩個小時做語言交換,我本來想我是小老師,我在實習,所以我用我的方式想要教他中文,但後來發現,並不是這樣,他總是有他的想法,而我會的韓文太少了,當務之急是要加強我的韓文,因此我決定當學生,讓他教我韓語,而他中文有問題的時候,或是想知道某些中文的時候,我才幫他解答疑惑,所以這時候我才了解我是學生。
大概過了一個月之後,我的韓文進步了,我能跟他用韓文聊天,他也能用流利的中文跟我聊天,而且我們一起跟中國朋友──方方──還有台灣朋友──如如──吃飯的時候,他也說中文,如如說的話大致上都聽的懂,但是方方說的話卻聽不懂,我們問他為什麼,他說:「臺灣人說話比較清楚,中國人說話很奇怪。」,所以這跟我和如如的認知都不一樣,我們都覺得恰恰好相反,應該是中國人說話比較清楚才對。
因此,聊天的時候,當如如和方方聽不太懂他想表達的意思時,他會用韓文說一次,確認他想說的意思,但因為如如和方方都聽不太懂他說什麼,所以我充當翻譯,相反地,如如和方方說韓語的時候,洙洙卻聽不懂,因此她們用中文再說一次之後,我用中文解釋一次,也用韓文再表達一次。我問他:「是聽不懂嗎?」他說:「不是,是我不確定她們想說什麼。」因此我慢慢地從學生變為老師了,用中文解釋中文的詞彙或語意,而且聊天的時候,他說中文,我說韓文。
但,中文也時常影響我表達韓文的方式和意義,有負遷移,例如發音不太好;也有正遷移,像是:詞彙的應用。相對地,我也對韓文有相當的了解,所以我對韓國學生的語音和語用、詞語偏誤也比較能理解了,知道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子想或寫、表達等等,因為我也會犯這樣類似的錯誤,從錯誤中學習會使目的語更佳的完備、齊全。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,記得選擇留言方式唷,可選擇"名稱/網址"就可以自訂留言者的藝名囉!